兵团政务网

当好生态卫士 建设美丽兵团

发布时间:17年08月16日 信息来源:民政局 编辑:兵团民政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兵团日报

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上空俯视,在沙海的东南边缘,有一座绿色的“半岛”,“半岛”如锋利的犁铧插进沙漠深处70公里。在极度干旱荒凉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这个绿色“半岛”让世人惊叹: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能在黄色的沙海里生生造出一片绿洲?不为众人所知的是,从八师一五〇团在沙漠边缘垦荒截至1988年,戍守在这里的兵团人累计造林4.61万亩,植树1525万棵,如果株距一米一棵树,按四行计,可直排到北京。这是一个动人心魄的绿色序列。

兵团的农牧团场大多是在戈壁荒滩或者沙漠边缘建立起来的。如今,这些团场草木葳蕤,绿涛阵阵。这些小块的人工绿洲星罗棋布,在两大沙漠边缘、在贫瘠的山脚下、在路到头水到头的“尽头”,与风沙对峙,并拔节生长。

60多年来,兵团人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沙漠、碱滩、戈壁滩、风区、蚊区,既当戍边卫士又当生态卫士,凭着坚强毅力,像树一样,扎下根永不挪窝。起初,那些刚刚种下的树不是风景,而是战士,它们脚下是贫瘠的土地,头顶是风云多变的天空,既要抵御头上的风,又要固守脚下的沙,还要涵养地下的水。直到它们站成绿色长城,拱卫出绿洲,又自然而然地成了风景。

于是,绿洲成了兵团的标志,绿洲成了兵团的代名词。绿色取代了荒凉的黄色,毫无疑问地成为兵团的主色调。

除了绿色,兵团更是多彩的:紫色的“东方普罗旺斯”四师薰衣草产业基地、红色的艾比湖湿地、蓝色的小海子水库……从开荒、植绿、护绿,到如今的建设美丽兵团,兵团人一路走来,开辟并守护着屯垦戍边事业的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种下第一棵树起,兵团人就为屯垦戍边事业的“金山银山”积下第一粒沙石。他们还深信,“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111

绿色的连队(摄于九师一六八团)。(何忠明 摄)

222

绿色屏障(摄于二师二十九团)。(李春林 摄)

333

四师六十五团薰衣草种植基地。(王志清 摄)

555

三师小海子水库风光。(高守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