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他的青春在社区闪光 ——追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芳草湖农场振兴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 居委会主任杨正亮

发布时间:20年10月12日 信息来源:民政局 编辑:兵团民政局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兵团民政局

    谁也没想到,一碗因为要不断处理防疫事务而煮了又煮、变成糊糊的元宵,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芳草湖农场振兴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正亮的最后一顿饭。

  2月9日,正月十六凌晨3点,这个年仅37岁、身高一米八、魁梧壮硕的西北汉子,在社区防疫一线连续奋战15天后,突发心脏病,轰然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使命,疫情防控冲在前

  1月25日,正月初一,兵团响应自治区的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从此时起,身为振兴南路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一级指挥长的杨正亮便投入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中。

  芳草湖农场是师市的大型农场之一,而杨正亮所在的社区又是该农场最大的社区之一,流动人口多,平房区域大,防控难度高、任务重。

  面对疫情,杨正亮带着社区“两委”积极履行防控指挥员、战斗员、宣传员、服务员的职责。他们首先从地毯式排查做起。1521户、3000多人的入户、登记、宣传、劝导……杨正亮用双脚丈量了社区的每个角落,循循善诱地告诉居民如何加强自我防护,以“居家不动”为防疫工作赢得主动。他的手机号更是成了社区居民的防疫热线。

  在入户走访时,杨正亮着重落实落细单元长、楼栋长、网格长的责任,谁负责体温检测、谁负责代买代办、谁负责值班值守。就连居家隔离户垃圾倾倒这样的小细节,杨正亮都考虑到了。无论是在返乡人员信息摸排上,还是在非必要营业场所关停上;无论是在夜间卡口值守上,还是在居家观察人员的跟踪服务上,都能看到杨正亮戴着口罩冲在一线的身影。

  “他的口罩总是工作人员里最后一个更换的。”社区居委会委员刘璇说,“防护物资紧张,他就先尽着防疫工作人员和社区年老体弱的居民用,如果最后还有剩余,他才换新的。”

  生命,定格在元宵夜

  芳草湖农场芳新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凯回忆最后一次见到杨正亮,仍然历历在目:“8号交流完疫情防控情况后,我明显感觉到他很累了。估计忙得没怎么睡觉,戴着口罩更显出眼圈黝黑。但他倒是挺看得开,说疫情不退我不退,和病毒赛跑,哪儿顾得上那么多。”

  回社区的路上,杨正亮买了几袋元宵并在微信群里通知工作人员:“大家很久没有踏实吃一顿饭了,今天正月十五,咱们一起过个不一样的节。”元宵下锅,但电话铃声不断响起,杨正亮和社区工作人员几次三番地外出处理防疫事务和解决居民困难,等人凑齐时已是2月9日凌晨,芝麻元宵早已变成芝麻糊糊。

  “来,为了打赢这场战‘疫’,我们干了这碗元宵糊糊!”一阵欢声笑语后,杨正亮和社区工作人员终于吃上了这顿“打气”的团圆饭。

  “饭后,他和我们谈论下一步社区防疫的安排,说着说着,洪亮的声音突然变得飘忽,然后他捂住胸口‘睡’了过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魏宏波回忆当时的场景,哽咽得说不出话,“我们看他脸色发紫,赶紧拨打120、做心脏复苏,可还是没有救过来……”

  实干,居民们的贴心人

  2月9日上午,当刘璇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微信群里发布杨正亮离世的消息后,居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有年纪比杨正亮还大的居民说:“心里空落落的,就像没了家长的孩子。”

  其实,杨正亮当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只有短短两年多。2018年,兵团开启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第六师五家渠市是改革试点,“两委”选举首次由连队向社区全面展开。杨正亮原本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但在社区工作多年的他舍不得这一方百姓,毅然选择了留下来,并被振兴南路社区居民推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工作时间短不代表不能干好,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生活遇到突发困难了、自来水管坏了、暖气不热了、邻里发生纠纷了……在一次次问题的有效解决中,杨正亮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面对疫情,居民们有事自然而然地想到杨书记。

  “这个孩子看上去身体壮得很,年轻有能力,说话特和气,咋就走了呢?”68岁的居民杨培凤还记得她8号那天见着杨正亮的场景。“风风火火的,边走边打电话。一看见我,立刻停下脚步。”

  “杨姐,外面这么冷,你出来可别冻着。现在是疫情关键期,你有啥事告诉我,我或者工作人员替你办。”杨正亮说。

  “我弟在平房区,他脚伤着了,我送点吃的过去。”杨培凤说着把手中的一袋方便面提了提。

  杨正亮看见后笑出了声:“吃这有啥营养,我买些好的给你弟弟送去!”说完他便急匆匆地走了,留下了让杨培凤至今难忘的背影。

  “我喊他去家里吃口饭,结果他嘱咐我戴好口罩,赶紧回家。说吃的东西一定送过去,让我放心。”杨培凤很懊恼,“早知道那是最后一面,我就应该生拉硬拽地请这孩子去家里吃口热乎饭。”

  居民刘雪洋不敢相信杨正亮的去世:“7号,杨书记还送我去了医院。”刘雪洋介绍,她突发过敏身体不舒服,吃了药也不见好,疫情期间又不敢去医院,就向杨正亮求助。“杨书记说为了保险起见,由他送我去医院,减少我家人的外出。路上,他一直安慰我不要担心,有啥事随时给他打电话。分别的时候,还让我完事联系他过来接。”刘雪洋感叹,“这么好的书记上哪里找啊!”

  居民杨天永对此感同身受。疫情发生时,杨天永的孩子刚出生不久,眼瞅着家里奶粉要吃完了,他不知道该咋办就联系了杨正亮。“杨书记说他正好有空,交给他来解决,我这心里一下就踏实了。”据魏宏波介绍,那天,杨正亮跑了3家集中供应点才买到所需牌子的奶粉,因为手头还有别的工作,他担心孩子着急吃奶,就火急火燎地找来其他工作人员代为送货,千叮咛万嘱咐“别耽误,抓紧送”。

  关于杨书记的暖心故事,居民们在微信群里讲个不停。疫情阻隔了最后的挥手道别,但阻断不了居民们的思念和缅怀。“这该死的新冠肺炎,把我们这么好的书记都累倒了!”“杨正亮是真真的西北爷们儿!有他在才踏实!”“哪有什么‘正好有空’啊,都是他用休息时间换来的。”“军垦人的‘儿子娃娃’,好样的!”“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不让杨书记白白离开!”“等疫情过去了,我们一起去给杨书记扫墓!”……

  百姓毫不吝惜的由衷赞美,无疑是对杨正亮短暂一生的最好怀念和最大认可。“选择留在社区时,杨正亮曾跟我说过,想在年轻的时候多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他觉得,在最贴近百姓的地方服务百姓,最有意义也最有成就感。”吴凯说,“你看,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他的青春闪着光。”